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
非馬漢英雙語詩〈樹與詩人的對話〉
非馬漢英雙語詩〈樹與詩人的對話〉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8.15
〈樹與詩人的對話〉
樹說
我們比人類幸運
不必花一生的時間
去等待輪迴――
在冬天裡死去
在春天裡活來
詩人說
冬天與春天
黑夜與白晝
每個心跳
每回呼吸
每次眨眼
都是我的輪迴——
在一首陳腐的詩中死去
在一首嶄新的詩中活來
DIALOGUE BETWEEN A TREE AND A POET
A tree says
we are more fortunate than humans
Without having to wait a lifetime
for the chance of transmigration—
we die in winter
and rejuvenate in spring
A poet says
winter and spring
night and day
every heartbeat
every breath
every blink
all are my transmigrations—
I die in an obsolete verse
and am reborn in a brand-new poem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2025年8月12日星期二
回眸岁月“诗写我”,润暖春秋是诗章
回眸岁月“诗写我”,润暖春秋是诗章——非马九十华诞暨北美文联美国分会周年庆典-综合-中国诗歌网
https://www.zgshige.cn/c/2025-08-12/29507241.shtml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非馬漢英雙語詩〈日光圍巾〉
非馬漢英雙語詩〈日光圍巾〉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8.8
〈日光圍巾〉
突然
冰雪呼嘯中
光禿禿的樹
停止了嗦嗦的抖動
有鳥聲自遠而近
龜縮的脖子
一個個
挺直伸長
我頓時知道
就是這樣的一條圍巾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午後
讓畫家莫迪里阿尼的眼睛
迸出了火花
把巴黎灰暗的天空
渲染成
萬紫千紅
SUNSHINE SCARF
Suddenly
snow-laden boughs
stop trembling
From afar
chirps of birds
can be heard
drawing nearer and nearer
One after another, we see
contracted necks
straighten up
and s-t-r-e-------t---c—h
This must be the scarf
which lit up
Modigliani’s eyes
that gloomy winter afternoon
and illuminated
Paris sky
a riot of color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
九十歲生日
北美文联美国分会周年庆暨著名诗人非马九十大寿
http://www.chineseofchicago.com/Content.aspx?nid=30258
诗暖岁月文润春秋-诗人非马九十华诞庆典
https://nalitarts.com/archives/9710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
非馬漢英雙語詩〈山頂上看日出〉
非馬漢英雙語詩〈山頂上看日出〉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8.1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WATCHING SUNRISE ON THE MOUNTAINTOP,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8.1
〈山頂上看日出〉
只有在這種高度
才看得真切
飽睡了一夜的
臉
明亮端莊
一點都不
像他們說的
毛躁
毛躁
這是毛躁的
黑白照相機
眨著那隻黑白眼睛
告訴我的
*以為日出是一瞬間的事,我用整個膠卷,只拍了太陽雍容的額頭。
WATCHING SUNRISE ON THE MOUNTAINTOP
Only at this altitude
can one see clearly the face
after a good night's sleep
brilliant and composed
not at all hyper
as they made me believe
The hyper black and white camera
blinking its black and white eye
told me afterwards
*Thinking that sunrise is a momentary thing, I used up my entire roll of film only to capture the sun’s graceful forehead.
非馬诗作〈记忆的戏法〉
非馬诗作〈记忆的戏法〉二首刊登于《北美枫》网刊第76期,2025.7.1
https://oson.ca/beimeifeng/read.php?subject_id=95&no_page=0&dp=&u=
2025年7月26日星期六
2025年7月25日星期五
非馬漢英雙語詩及畫作〈月下少女〉
非馬漢英雙語詩〈月下少女〉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7.25
〈月下少女〉
不忍看她那雙眼睛
徹夜不眠地
癡望著
天空
他用畫筆
輕輕把它們塗掉
然後在原處
點開兩口無形的小井
讓她心頭激盪的情思
汩汩冒出
漫過臉頰
融入
溫柔如水的
月光
GIRL IN MOONLIGHT
unable to bear the sight
of her staring
at the sky all night
he blotted out her lovelorn eyes
with a paintbrush
then dabbed two imperceptible holes
to let the surging emotions
ooze out
run down her cheeks
and blend into
tonight’s tender
moonlight
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非馬漢英雙語詩〈萬聖節〉
非馬漢英雙語詩〈萬聖節〉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7.18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HALLOWEEN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7.18
萬聖節
群魔亂舞--
這一天
戴猙獰面具的小孩
成群結隊
嘻哈大笑
群魔亂舞--
每一天
戴嘻哈面具的大人
成群結隊
猙獰大笑
HALLOWEEN
All hell breaks loose—
on this day
children wear hideous masks
to hide
their innocent faces
All hell breaks loose—
every day
adults wear innocent masks
to hide
their hideous faces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重新構思與想像,網上朗誦英/漢詩視頻
William Marr Reimagine, Online Reading of English poems, 6-30-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Wl4El2ABo&t=2131s
William Marr Reimagine 非馬之重新構思與想像,網上朗誦中文詩,7-9-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R8QXULA_Y
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非馬漢英雙語詩〈晨〉
非馬漢英雙語詩〈晨〉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7.11
〈晨〉
拉開眼簾
陽光便破窗而入
扬起了滿室的灰塵
MORNING
Upon pulling up the curtains
of the eyes
sunlight rushes in through the windows
and kicks up
a roomful of daydreams
非馬漢英雙語詩〈清晨聽鳥〉
非馬漢英雙語詩〈清晨聽鳥〉刊登於《國學詩藝全球采風|歐洲詩人與美洲詩人對話(2025年7月)|京港澳台世界頭條》
〈清晨聽鳥〉
小鳥們在我窗外
一下下
擦打著火石
這裡那裡地
逐步
點亮天空
性急的啄木鳥
卻一個勁兒地在那裡
啄啄啄啄
要鑿穿黑暗的穹頂
全盤
引進天光
DAYBREAK
outside my window
little birds are striking flints
here and there
trying to light up the sky
gradually
yet the impatient woodpecker
keeps pecking pecking pecking
trying so hard to pierce through
the dark dome of the sky
to let light in
欧洲诗人与美洲诗人对话 (2025年7月)
國學詩藝全球采風丨欧洲诗人与美洲诗人对话 (2025年7月) 丨京港澳台世界头条_北京头条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4073.html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詩人的旅程:我如何成為寫詩的人
雅詩蘭:《黎巴嫩香柏》第十三期 ——詩人的旅程:我如何成為寫詩的人
https://a.51vv2.com/v/sh3cBdfW?shareid=911687039_8823869_1750218578000&sharetime=1750218578000&shareto=2&userid=&objuserid=&objtype=h5&objid=8823869¶m=eyJ3ZWJVUkwiOjEsIm9wZW5UeXBlIjo2LCJhY3Rpdml0eVRpdGxlIjoi44CK6buO5be05aup6aaZ5p%2BP44CL56ys5Y2B5LiJ5pyfIOKAjeKAlOKAlOipqeS6uueahOaXheeoi%2B%2B8muaIkeWmguS9leaIkOeCuuWvq%2BipqeeahOS6uiIsInJlcG9ydCI6eyJzaGFyZXRpbWUiOiIxNzUwMjE4NTc4MDAwIiwiY2hhbm5lbCI6InNhZmFyaSIsInBvc2l0aW9uIjoxMDAwMCwiZXZlbnRfbmFtZSI6ImVfZmJfZnVuY19hY3Rpdml0eSIsInNoYXJlVXNlcklkIjo5MTE2ODcwMzksImZyb21fcGFnZSI6InBfYWN0aXZpdHkiLCJvYmp1c2VyaWQiOiIiLCJzaGFyZXRvIjoyLCJvYmp0eXBlIjoiaDUiLCJzaGFyZWlkIjoiOTExNjg3MDM5Xzg4MjM4NjlfMTc1MDIxODU3ODAwMCJ9LCJoaWRkZW4iOjB9
2025年7月5日星期六
非馬汉英双语诗〈我知蓝天〉等8首
非馬汉英双语诗〈我知蓝天〉等8首刊登於《诗殿堂》第28期2025年夏季版
https://m.topnews.cn/news/1458D7E243BA4479?categoryId=-2&trace=eyJ1X2lkIjoxNzIyODc0fQ%3D%3D
非馬漢英雙語詩〈用愛〉
非馬漢英雙語詩〈用愛〉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7.3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WITH LOVE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7.3
〈用愛〉
用愛淹你烤你央求你
誘惑你威脅你綁架你勒索你
在這無風的夏日午後
陰影一掠而過
是低飛的鳥
高飛的飛機
或
啊你的眼睫
猛然抬起
With Love
with love I drowned you roasted you
begged you tempted you
threatened you kidnapped you
blackmailed you
in this windless summer afternoon
a shadow flashed by
was it a low-flying bird
a high-flying plane
or
O your eyelashes
suddenly lifted
2025年6月29日星期日
網上朗誦關於生命歷程的英文詩創作
網上朗誦關於生命歷程的英文詩
2025年6月30日美中時間下午7時至8時
https://letsreimagine.org/76768/let-me-intervyou-episode-6-4
2025年6月27日星期五
漢英雙語詩〈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漢英雙語詩〈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6.27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鑽—
鑽—
鑽—
鑽—
終於鑽進了
大地母親的心
黑血噴湧
自大海深處
一個止不住的傷口
渾濁的海面上
一群悲天憫人的鵜鶘
正沐浴淨身
把自己
塑成祭品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Drilling...
drilling...
drilling...
finally they drilled right into the heart
of Mother Earth
Black blood gush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an unstoppable wound
On the murky ocean surface
a flock of pelicans
dive one after another
into the water
preparing themselves
to become offerings
2025年6月21日星期六
漢英雙語詩〈藝術照〉
漢英雙語詩〈藝術照〉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6.20
〈藝術照〉
他們在她臉上
抹了一層又一層
厚厚的塗料
把歲月深深淺淺的腳印
都填平掩蓋
然後精工打磨
成一個光滑透亮
鮮嫩的初生蛋殼
再用各色各樣的彩筆
在它上面
描繪出一個
萬紫千紅
塑膠花盛開的春天
惹得一大群蜂呀蝶呀
還有時間那自以為精明的
老傢伙
圍著她團團轉
營營嗡嗡上下翻飛
卻都找不到
一個可落腳下針的
縫隙
AN ART PIECE
they put a thick coating
layer after layer
over her face
to cover up the deep and shallow footprints
of time
then painstakingly polished it
into a fresh, tender eggshell
and used all kinds of colored pens
to paint the spring full of plastic flowers
blooming in a riot of color
a swarm of bees and butterflies
along with Father Time
all flew up and down
humming and whirling around her
yet none could find a spot
to set foot on
or poke the stinger
“欲言又止”與“無處安放”
“欲言又止”與“無處安放”的——寫在笑虹與非馬詩畫展
Original 下午百合 吾庐日常之美
2024年08月25日 04:09
https://mp.weixin.qq.com/s/oB8nGM3vnizQVkAfjA8y3g
2025年6月18日星期三
隨筆〈新詩一唱十三和〉
隨筆〈新詩一唱十三和〉刊登於
《黎巴嫩香柏》第十三期
——詩人的旅程:我如何成為寫詩的人
https://www.meipian.cn/5dpkxl57?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9147389
2025年6月13日星期五
漢英雙語詩〈記憶的戲法-重返故居之二〉
漢英雙語詩〈記憶的戲法-重返故居之二〉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6.13
〈記憶的戲法
-重返故居之二〉
把腳抬得高高
六十年前的快樂小王子
一步跨入
巍峨輝煌的宮殿
卻發現
門坎坍陷了一大截
在四壁蕭然的狹隘房間裡
他成了受困的巨人
動彈不得
連天井頂上那片曾經照亮
許多個黑夜的遼闊天空
此刻也縮肩垂首
同他迷惘的眼睛
茫然對視
2025年6月7日星期六
詩作〈記憶的戲法-重返故居之一〉
詩作〈記憶的戲法-重返故居之一〉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6.6
記憶的戲法
──重返故居之一
凡爾賽宮算得了什麼
他記憶中的故居
比它堂皇明亮
到處是美麗的寶藏
終於盼到這一天
他興沖沖回到了故鄉
穿過幾條狹窄泥濘的小巷
找到了日思夜想的故居
卻發現昔日金碧輝煌的宮殿
一下子縮小變形
堆砌營造了六十年的璀燦夢境
竟在他眼前
隨著失修的門窗牆壁
片片剝落
2025年6月3日星期二
漢英雙語詩〈鏡子〉
漢英雙語詩〈鏡子〉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5.30
〈鏡子〉
明察秋毫
一絲白髮
一尾皺紋
都不放過
當然也有不板著臉的時候
面對
呲牙咧齒
搔首弄姿
惡作劇的
伸舌頭做鬼臉
以及一個隱秘的
狡黠的
笑
MIRROR
it sees every minute detail clearly
not even a gray hair or a tiny wrinkle
can escape its view
sometimes it finds hard to hold a stern look
facing
a coquettish pose
a naughty stare
a cunning smile
or a mischievous wink
2025年6月1日星期日
隨筆〈詩通信〉及非馬英文詩選《穿越時空》的前言及評論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
宝马非马
宝马非马
朱小棣
由台湾来美国留学后定居的马为义先生1936年出生于台中市,今年已虚岁九十高龄,以他传奇的一生见证了沧桑变幻近百年的世纪风云。他童年即随家人迁回原籍广东潮州乡下,1948年再度回到台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到美国留学,先后斩获机械硕士及核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研究所从事核能发电安全研究多年,发表科技论文百余篇。但在台湾海峡两岸以及美国华人社群,甚至芝加哥主流英语诗歌界和国际范畴内,他的笔名非马、William Marr才是其广为人知的名头。
文学,特别是现代诗的写作与翻译,始终是他的兴趣与追求。非马现已出版二十几本诗集(包括英文诗选)、三本散文集,还有多种译诗及译文选集,并编选过大陆及台湾现代诗选。其作品被收入一百多种选集,包括海峡两岸及英国、德国的教科书,还被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马来语、希伯来语、法语及罗马尼亚语。在英语世界,他曾担任过美国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的会长,荣获多个中外诗歌奖项,包括意大利国际文艺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等。退休后,他还从事绘画及雕塑创作,在美国及中国各地举办过多次个展及合展。
我有缘于十几年前的哈佛大学初识非马先生,那时他来哈佛参加一个华人聚会的文艺讲座,他是主讲嘉宾(或之一)。惊诧于他的华丽转身与跨学科成就,我旋即向他当面求教,谦和的他鼓励我随心所欲追求自己的喜好。当年的我,正在经历从文科迈向理科的变化,从一个来自南京的英语专业本科生,随着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和哈佛大学研究机构的成员,但内心喜爱写作的躁动依旧不减。不仅业余写作出版了英文传记、回忆录,并且回归用汉语写作散文,出版了专集。非马先生的生命体验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世事峰回路转,霎时间我自己也已到了临近退休的年龄。业余写作亦有了新的发展轨迹,过去一年多来,我沉湎于学习英文诗歌的写作,于是非马先生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在英、美、加拿大以及新加坡各地英文诗刊和综合性文艺刊物上陆续发表的近百首英文诗,以及尚未发表的习作,非马老师几乎都是第一读者,并且毫无保留地及时提出修改建议供我参考。这大概也是非马老师担任会长的伊利诺伊州诗人协会的光荣传统,西方诗人向来就有切磋交流的习惯。最极端的例子大概要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据说他们两人有时谈话中来了灵感,一个人的想法就成了另一个笔下的诗歌。我和非马先生之间可以算是另一个极端,我只对他个别诗歌中的英文提出过改进的建议,他也一一欣然接受,算是有来有往,却极为不对等,我欠他的实在太多。
近日,非马先生结集出版了一部英文诗选,似乎更像是全集,囊括了他从1956年到2025年的众多作品,共计九百五十三首,再一次为我提供了向他学习的机会。面对这部厚重如山的英文诗卷,我益发百感交集,在这里仅能道出万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的诗龄比我岁数还要长。将近七十年的积累,包含着多大的能量和原动力——既是诗歌艺术的常青,又是生命意义的体悟。诗歌写作完全融入了诗人一辈子的生活,它已不仅仅具备文艺价值,而且更昭示了哲学的伦理,折射出生命的光辉。单从艺术的角度,我发现他在最初三年的三首短诗里,就已完成了某种诗歌技巧上的跳跃。从简单叙事,到真实抒情,再到靠形象创造意境,年轻的作者飞快跨越了三级台阶,迅猛成熟了起来。
非马先生的双语诗写作,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从汉诗英译,逐步走向双语交替原创,大部分生涯都还是优先用汉语写作。也因此早在1977年,他就发表了《醉汉》,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以下是全诗:
醉汉
把短短的直巷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1977年6月5日)
随着两岸关系的回暖,诗人终于得以回大陆探亲,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的返乡之作,最著名的有《罗湖车站》,全诗如下:
罗湖车站
——返乡组曲之八
我知道
那不是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她老人家在澄海城
十个钟头前我同她含泪道别
但这手挽包袱的老太太
像极了我的母亲
我知道
那不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他老人家在台北市
这两天我要去探望他
但这拄着拐杖的老先生
像极了我的父亲
他们在月台上相遇
彼此看了一眼
果然并不相识
离别了三十多年
我的母亲手挽包袱
在月台上遇到
拄着拐杖的我的父亲
彼此看了一眼
可怜竟相见不相识
(1980年10月18日)
身居美国的他,也为越战写下了沉痛的诗篇,如《越战纪念碑》,全诗如下:
越战纪念碑
一截大理石墙
二十六个字母
便把这么多年轻的名字
嵌入永恒
万人冢中
一个踽踽独行的老妪
终于找到了
她的独子
此刻她正紧闭双眼
用颤悠悠的手指
沿着他冰冷的额头
找那致命的伤口
(1985年2月9日)
翻阅非马先生这部厚重的英文诗集,许多短小的诗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诗篇太多,实在无法挑选出我最为欣赏的几首。更大的麻烦在于,我无法识别究竟哪些是英文原创、哪些是先有了汉语再译成英文的。我曾好奇地问过先生,他没有具体作答。年轻时,他是从翻译英文诗歌到汉语世界起步的,甚至通过英译将拉丁美洲等其他语种的诗人介绍到汉语世界来。在美国诗人中,他说自己受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的影响最大,下面这首短诗显然就是受其影响写成的。威廉斯从友人的冰箱里拿出水果吃了以后留下一首精美的小诗,非马先生则演化成了《留诗》:
留诗
我在冰箱里
留了几首诗
你到家的时候
它们一定
又冰
又甜
(1993年7月9日)
另外,我今天倒是注意到他先前说过有关汉诗英译的几句颇有心得的话,“可能因为英语是我的第二语言,把汉语译成英语要比把英语译成汉语辛苦得多。更使我惊异的是,一些在汉语里像模像样甚至外表华丽的诗,一经翻译成英语,却破绽百出,有如翻译是一面照妖镜,把躲藏在诗里的毛病都显露无遗。这当然有可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所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原诗缺乏一种普遍的价值与广义的人性,用不同的文字翻译后很难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获得感动”。这倒真是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许多汉语现代诗中极大的问题。
总之,老诗人非马就是一匹宝马,从来不曾伏枥,日行不止,已逾千里。
刊登于《书屋》2025年第六期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首届郁达夫海外文学奖
非常榮幸獲得首屆郁達夫海外文學獎的詩獎。感謝諸位評獎者及世界華人作家筆會的主持人。
首届郁达夫海外文学奖颁奖名单
Original 郁达夫海外文学奖 世界华人作家笔会
2025年05月10日 07:50
https://mp.weixin.qq.com/s/6NuwZsXuEaAuFefHR1TMVA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
散文隨筆〈是非作家〉
散文隨筆〈是非作家〉刊登于《文讯》476期,2025.6
是非作家
/非馬
不久前在一個刊物上讀到一篇訪問陳若曦的文章。文中說到在台灣住老人公寓多年的老朋友陳若曦,放棄當作家的心願。
記得多年前我同內人到美國舊金山陳若曦的家裡作客,住在舊金山的老詩人紀弦也過來一起聊天。談到若曦以她在大陸親歷的文革經驗所寫成的小說《尹縣長》,我們都覺得是作為作家的她獨特的責任、貢獻與榮譽。完全沒想到,她會改變她當作家的初衷。
以我自己的人生經歷,從工程專業到寫詩寫散文從事翻譯到繪畫雕塑,不管在這些領域裡有多少挫折或成就,我都永遠不會改變我少年時期便立定的當作家的志向。我總覺得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需要有眼光銳利愛心滿滿的作家來披露社會與時代裡存在的畸形與不公不義,提醒培養灌輸人性的美與善,特別是給正在成長中的少年鼓勵指路。
是若曦這些年來對社會的觀察與對人生的思考發生了變化呢?或是台灣的文學界淡忘了她在文學上的貢獻與成就使她心灰意懶?或是台灣的老人公寓太舒服,把她當年的雄心壯志也給養老了?
談到作家對名氣的態度,我總會想起我翻譯的美國女詩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寫的一首題為〈我是個無名小卒!你呢?〉的詩:
我是個無名小卒!你呢?
你也是個無名小卒?
那我們可成了雙----別說出來!
你知道,他們會把我們放逐。
做一個名人多可怕!
眾目之下,像隻青蛙
整天哇哇高唱自己的名字
對著一個砸砸讚美的泥淖!
這首譯詩被收進我編譯的一本叫《讓盛宴開始—我喜愛的英文詩》(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的書裡。詩末有我寫的下面這個簡析:
「在昇平世界裡做一個與世無爭的普通人,隨性之所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或不做不喜歡做的事,沒有比這更幸福更快樂的了。但做為一個萬目所視的公眾人物,可沒有這份瀟灑與自由。特別是競選公職的政治人物們,成天把自己的名字掛在嘴上,實在累己又累人。這裡的青蛙意象用得貼切又生動。在悶熱的夏夜裡,哇哇大唱,吵得人們睡不著覺。而回應它們的,只有在蒸騰的熱氣裡砸砸發酵(或發笑)的泥淖。」
我自己也寫過一首題為〈侏儒的形成〉的關於這方面的詩:
他從口袋裡
掏出一大堆響亮的名字
奮力向上拋起
讓它們
天女散花般
紛紛
在他自己的頭上
加冕
就在他沾沾自喜
顧盼自雄的時候
那些非親即故飄飄蕩蕩的名字
卻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
空空空空
氣錘般
把他錘壓成
侏儒
甚至對人人羨慕巴望的諾貝爾獎,我也一向淡然視之。有一年我到台北參加一個世界作家會議,在會上同一位來自北歐的作家聊天。我開玩笑說憑地利,你該更有機會得諾貝爾獎吧?他說送給我都不要!一旦得了獎,你會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了。老朋友嫉妒,新朋友巴結!
是作家?非作家?只好讓自己去作選擇了。
但無論如何,在我心目中,光憑《尹縣長》這本書,陳若曦便堪稱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更是我多年來引以為傲的寫作朋友。
2025.2.12 於芝加哥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
天下诗歌周刊丨第二十三期丨
2025年5月17日星期六
2025年5月16日星期五
生態詩系列
生态诗理论库:非马评生态诗三篇
https://mp.weixin.qq.com/s/ytpH5p-VPo62GmrPgsWbbg
生态诗阅读库:非马 北岛 林莽 严力 柳沄
https://mp.weixin.qq.com/s/mcB2adHElbb-GCoSd6x9wQ
2020年03月24日 21:06
AI生态批评解读系列11:非马《濒临灭绝的物种》
https://mp.weixin.qq.com/s/jbyaP0khPT4y5eD8lZg1fA
AI生态批评解读系列14:非马《蝴蝶标本》
https://mp.weixin.qq.com/s/eqIzzia0dXPg5cb_Hu3WSQ
AI生态批评解读系列15:非马《赶雀记》
https://mp.weixin.qq.com/s/kBneJusCWZDAxFEIZB7KAA
AI生态批评解读系列16:非马《猎小海豹图》
https://mp.weixin.qq.com/s/ZyfNcF787zAd-GSomQgr1A
AI生态批评解读系列17:非马《给一只鸟画像》
https://mp.weixin.qq.com/s/-gM3sS_oGMoXx2sY7jCPUw
漢英雙語詩〈藝術家之夜〉
漢英雙語詩〈藝術家之夜〉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5.16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ARTISTS NIGHT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5.16
〈藝術家之夜〉
任他怎麼塗
就是塗不掉
黃昏的畫布上
那雙幽怨的眼神
就在他拎起一桶黑漆
準備孤注一擲同歸於盡的時候
帷幕迅速降下
劇終
ARTIST’S NIGHT
no matter how he daubed
he couldn’t blot out
the pair of melancholy eyes
on the canvas of the evening sky
finally he grabbed a pail of black ink
and was ready to end it all
when the curtain fell
2025年5月14日星期三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漢英雙語詩〈神仙企鹅〉
漢英雙語詩〈神仙企鹅〉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5.9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BLUE PENGUIN REVELRY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5.9
神仙企鵝
──澳洲遊記之二
為自由狂歡
一整天牠們又在免費的海上大酒吧裡
流連忘返
終於喝得酩酊大醉
一個接一個
摸黑上岸
渾然不覺我們窺伺的眼睛
牠們在沙灘上列隊操練
左__右_ 左___ 右
努力把踉蹌的腳步
化為優雅的波浪動作
在抵達家門之前
BLUE PENGUIN REVELRY
-- penguin parade on Phillip Island, Australia
Exultant over their freedom
they have again spent all day in the Ocean Bar
celebrating and drinking
now pop ashore
one by one
Oblivious to all furtive eyes in the dark
they form a line on the beach
and do their routine exercise
left.....right...left...........right
trying strenuously to turn their unsteady steps
into graceful movements of the waves
before they reach home
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漢英雙語詩〈蓝色小企鹅〉
漢英雙語詩〈蓝色小企鹅〉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5.2
藍色小企鵝
──澳洲遊記之一
被禁止閃光的眼睛
根本無法分辨
他們是從無邊的大海
或黑夜的後台
走出來的
不喧嘩
不爭先恐後
這些聽話的幼兒園孩子們
列隊魚貫上台
白胸的戲裝
在昏暗的燈光下
隱約閃亮
無需任何台詞
或表情動作
他們用蹣跚的腳步
一下下
踩濕了
台下凝注的眼睛
FAIRY PENGUIN PARADE
-- A night on Phillip Island, Australia
In complete silence
they march in file onto the stage
like well-rehearsed kindergarteners
their white-breasted costumes
glittering joyously
under the dim light
Since no flash is allowed
it is hard to tell
from which backstage they emerge—
the boundless ocean
or the dark night
In wobbling steps
without any gesture
or dialogue
they shake water off their bodies
and fill the eyes of the audience
with tears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漢英雙語詩〈蝴蝶標本〉
漢英雙語詩〈蝴蝶標本〉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4.25
〈蝴蝶標本〉
彩翅~
麗日~
清風~
花香~
鳥語~
眼波~
一網打盡
博物館裡
昏暗燈下
被釘死的
拉丁學名
A BUTTERFLY SPECIMEN
netted with one scoop
dazzling wings~
bright sunshine~
gentle breeze~
flower fragrance~
soft birdsong~
fluid glances~
netted with one scoop
now a crucified
Latin name
in the dim light
of the museum
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静守沉思(诗歌合辑)
静守沉思(诗歌合辑)•童华、张君梅、非马•
Original 三江文学社长 三江文学散文诗刊
2025年04月13日 12:00
https://mp.weixin.qq.com/s/ND1PYS_tKr2ve_86fbWBnQ
漢英雙語詩〈俄羅斯宫殿〉
漢英雙語詩〈俄羅斯宫殿〉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4.18
〈俄羅斯宫殿〉
喝地一聲
齊齊向天托起
一個個富麗堂皇的穹頂
仰望的眼睛
突然潤濕模糊了起來
當腥味的血汗
自無數雙青筋暴脹的手
穿越明明暗暗的年代
驟雨般飛濺過來
RUSSIAN PALACES
Hoisted to the sky
a magnificent dome
My upward-looking eyes
suddenly become blurred
as drops of sweat and blood
flying through the dim air of history
splatter on my face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非馬及其現代詩研究
非馬及其現代詩研究
江慧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非馬五十年代學詩,六十年代赴美留學,於從事科技研究之餘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並以核工博士與現代詩人的雙重身份,活躍於現代詩壇。其詩作大部分發表、出版於台灣及海外華文界的詩歌報刊和出版社,雖人們常將他視作為台灣詩人,然而,其詩作所產生之廣泛影響,早已超出了台灣詩界和海外華文詩界;於中國大陸,他的作品也愈來愈受到詩界乃至於學術界的重視,評述他詩歌創作的專著及文章亦愈見繁多。詩人非馬,於其詩之創作意象上,總以一貫深沉諷刺之風格,激盪著現實社會之陰暗面;且以富涵高度幽默性以及哲理性之內涵,而廣被人們所喜愛與傳頌。其詩中對現實事物所做冷冽犀利之剖析,以及深邃知性之透視,更使其作品之意象直入人心,令人驚愕,而於此多面創作特質交互衝擊之下,形成了一種虛頌實諷、似褒反貶之特異風格,而此亦正是非馬作品所以吸引人心之所在!因此,本文擬就非馬及其現代詩作品中所主張之文學創作觀及其作品之詩歌意涵、題材類別以及藝術技巧幾項主題加以探討,希冀從中加以彰顯其文學作品之中所含蘊之性格特質,以及詩歌之中所潛藏之內涵與意義,並希望藉由其對於台灣 與國際現代詩壇所造成之影響與貢獻,進一步彰顯其非凡之成就!
本論文之研究主題有三,其一以詩人非馬之生平經歷及文學歷程作一統整,其二,以其持有之文學觀點及創作意圖做一歸納,其三,則是以其所創作之詩歌作品進行解析與探討。本篇論文依次分為七大章節,分別為:第一章緒論,以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等課題作一基本說明,同時亦將全篇論文的綱要與論述重點做一介紹。第二章非馬小傳,乃是以詩人非馬之生平經歷、性格特質及文學歷程作一介紹,以突顯出詩人於不同時期的經歷與文學創作之連結關係。第三章詩歌觀,則是以非馬自身所持之詩歌觀點以及創作觀念進行探討,並企圖驗證詩人於理論和實踐方面之契合程度。第四章非馬之詩歌觀點,乃是以非馬於詩歌作品中所蘊藉之內涵與思想為研究對象,並希冀透過多樣詩歌內涵特色的展現,進而對詩歌作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第五章非馬之詩歌題材特點,以社會、地誌、反戰、鄉愁以及人性五大類型進行研討,企圖從其中歸納統整出詩人在進行創作時所擷取素材之類型,以及素材中詩人所深切蘊涵之意義。第六章則非馬之藝術手法,乃是以非馬於詩歌作品中所運用之藝術方法作一探析,希冀能從詩歌作品中多樣化藝術方法之剖析,探究呈現出詩人另一層次的詩歌美感與價值。第七章結論,以本篇論文之研究意義與未來展望作一總結。至於附錄部分,筆者則是將詩人的相關資料,如年表、作品目錄等加以整理,以期作為詩人生平經歷及文學歷程之補充資料。而參考文獻則是撰寫論文時,筆者所參閱之書籍與文章,以及承蒙詩人非馬所提供之眾多相關資料。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2NKNU0045013%22.&searchmode=basic
https://hdl.handle.net/11296/7bm5dy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漢英雙語詩〈幽默的輪迴〉
漢英雙語詩〈幽默的輪迴〉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4.11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THE REINCARNATION OF A HUMORIST publish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4.11
〈幽默的輪迴〉
嗨。我是包可華
我剛剛死去
他的話還沒說完
我便聽到一聲響亮的嬰啼
嗨。我是包可華
我剛剛出世
附記:美國幽默作家包可華(Art Buchwald, 1925-2007)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紐
約時報的網站便播出他生前預拍的錄影帶,告訴喜愛他的讀者說:「嗨。我是包可
華,我剛剛死去。」
THE REINCARNATION OF A HUMORIST
Hi. I am Art Buchwald
and I just died
no sooner had he finished his last words
than I heard a baby’s first cry
Hi. I am Art Buchwald
and I was just born
Note: American Humor columnist Art Buchwald died of kidney failure on January 17, 2007. The next day, The New York Times website posted a video obituary in which Buchwald himself declared: "Hi. I‘m Art Buchwald, and I just died."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三首雙語詩
漢英雙語詩〈薩達姆的圈套〉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4.4
〈薩達姆的圈套〉
火藥燒炙過
毒氣薰過
淚浸過
血泡過
獰笑抽打過
哀號扭絞過
他知道
粗繩的每一縷
都強韌牢靠
而在同那麼多異己的脖子打過交道之後
他相信對尺寸有絕對的把握
就這樣他步上絞刑台
坦然地把脖子伸入
他處心積慮為自己
量身定做的
圈套
SADDAM’S NOOSE
scorched with gunpowder
fumigated with poisonous gas
drenched with tears
soaked in blood
strengthened by sinister laughter
entwined with piercing cries
every thread of the rope
he knows
is tough and dependable
he walks up to the gallows
and calmly sticks his neck
into the noose he made for himself
confident it will not break
漢英雙語詩〈復活節的驚喜〉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3.28
〈復活節的驚喜〉
靜靜躺在舒適的窩內
因母体的溫暖而更顯得
晶瑩奪目的
這兩顆鳥蛋
一定是上帝藏在那裡
給孩子們復活節的驚喜
卻讓既非信徒更非小孩的我
無意中發現
被我的粗手粗腳嚇飛了的
母鳥
此刻正在不遠處的草地上
目不轉睛地監視著
我
明知越短暫的美
越可能永恒
我還是忍不住要多看牠們幾眼
但我保證會讓母鳥
在卵面餘溫散盡之前
回到它的窩
AN EASTER SURPRISE
Lying magnificently in the nest
the two blue eggs, still radiant
with the mother’s warmth
must have been hidden by God
to give children an Easter surprise
yet I, no longer a child
happen to find them
The mother bird startled away
by my intrusion
is now standing on the grass
watching my every move
Though knowing well
the briefer a beauty is
the more lasting it can become
I still want to take another look
but promise to let the mother
get back to her nest
before her warmth on the eggs
dissipates completely
漢英雙語詩〈選舉〉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3.22
〈選舉〉
環顧四周
他突然發現
那些本來同他一樣警醒的眼睛
現在卻都如醉如痴
被一張能言善辯的嘴催眠
迅速膨脹的謊言
成了他們緊緊攀附的氣球
載浮載沉
載浮載沉...
ELECTION TIME
looking around
suddenly he found people
once alert
all seemed to be in a trance
clinging tightly to balloons
of rapidly expanding lies
bobbing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
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
漢英雙語詩〈明星世界〉
漢英雙語詩〈明星世界〉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3.14
〈明星世界〉
自編自導自演
真人真事的
肥皂劇
每天
從各個角落
血淋淋
搶著演給
好萊塢
看
A STAR-STUDDED WORLD
Soap operas
of real people and real events
every day
from every corner of the earth
fight ferociously
for a bloody
Hollywood
shot
2025年3月9日星期日
漢英雙語詩〈醒来〉
漢英雙語詩〈醒来〉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3.7
〈醒来〉
你當然沒見過
從鳥鳴中升起
這個屬於今天的
鮮活世界
每道光
都明亮燦爛
每次愛
都是初戀
AWAKENING
of course you have never seen
such a fresh world
rising from bird songs
in such a fine morning
every ray of light
brilliant and bright
each love
the first love
2025年3月4日星期二
風簷學會-非馬詩畫
風簷學會-非馬詩畫
William Marr's poems and paintings
https://www.windwind.org/%E9%A2%A8%E7%B0%B7%E6%96%87%E8%96%88/%E9%9D%9E%E9%A6%AC-%E8%A9%A9%E7%95%AB
2025年3月1日星期六
非馬英文詩全集《穿越時空》
非馬英文詩全集《穿越時空》收集自1956 至2025年所寫的953首英文詩。可免費下載閱讀。
Traveling Through Time: Collected Poems by William Marr, including 953 poems written from 1956 to 2025. The following link provides information of the book and the free downloadable link:
https://quillandparchment.com/archives/March2025/new3.html
漢英雙語詩〈瀕臨滅絕的物種〉
漢英雙語詩〈瀕臨滅絕的物種〉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2.28
〈瀕臨滅絕的物種〉
記不清從什麼時候起
自己竟成了
瀕臨滅絕的物種
但他能感到
望遠鏡後憐憫的凝視
自四面八方
子彈般刺刺向他射來
獨自飛行在遼闊的天空
他知道他必須努力發出
最後一聲唳叫
如同一個詩人
為了證實自己的存在
瀝血謳歌
ENDANGERED SPECIES
he can’t recall
when he became
an endangered species
yet he can sense
the pitying stares
behind the scopes
streaming towards him
like bullets
flying alone
in the vast vast sky
he knows he must utter
his last cry
like a poet
who sings
to confirm his being
2025年2月28日星期五
雙語〈鳥籠詩〉
雙語〈鳥籠詩〉發表於《秋水詩刊》203期,2025.4
鳥籠詩
非馬
從童年起,我便對鳥籠感興趣。1973年我寫了下面這首題為〈鳥籠〉的詩:
鳥籠
打開
鳥籠的
門
讓鳥飛
走
把自由
還給
鳥
籠
最後的鳥與籠分開成兩行。我的許多朋友說他們喜歡這首詩,但不太了解它的真意。通常當我們打開籠門,得到自由的是鳥,不是籠。有一天我的一個同事告訴我說他知道了。我問他知道了什麼?他說O.J.辛普森是一隻鳥,我們是籠。現在把他判無罪放走了,我們就自由了!那時候美国著名的橄欖球明星O.J.辛普森因謀殺前妻及其朋友而受審,電視上整天播放審判的過程,大家都不勝其煩。我告訴他那可能是個好解釋。之後,我又寫了下面這首題為〈籠鳥〉的詩:
籠鳥
好心的
他們
把牠關進
牢籠
好讓牠
唱出的
自由之歌
嘹亮
而
動心
在這詩裡的鳥可能是個政治犯,也可能是一個嚴厲家庭或學校裡的小孩。後來我又寫了下面這兩首有關鳥籠的詩:
再看鳥籠
打開
鳥籠的
門
讓鳥飛
走
把自由
還給
天
空
我在這首詩裡想說的是,沒有飛鳥的天空是不可能自由更不可能是正常的。下面這首詩是我對鳥籠這題材所作的結論:
鳥·鳥籠·天空
打開鳥籠的
門
讓鳥自由飛
出
又飛
入
鳥籠
從此成了
天空
大家都高興!
POEMS OF BIRDCAGE
William Marr
Ever since my childhood,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birdcages. I wrote a poem in 1973 entitled Birdcage:
BIRDCAGE
open the cage
let the bird
fly
away
give
freedom back
to the
bird
cage
The final words Bird and Cage are in separate lines. Many of my friends said they liked the poem but didn’t quite get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poem. Usually, when we open the cage, the bird becomes free, not the cage. One day, a friend told me that he got it. I asked him what he got? He said O J Simpson is the bird, we are the cage. Now that we have let him go, we are free! At that time, the TVs were showing the murder trial of O.J. Simpson day and night, and everybody was getting bored. I told him that could be one of the interpretations.
Shortly after that, I wrote the following poem:
CAGED BIRD
they
put him
in the cage
to hear
his song
of freedom
LOUD
and
CLEAR
The bird in this poem could be a political prisoner or a child growing up in a strict family or school. Later on, I wrote the following two poems on related subjects:
BIRDCAGE AGAIN
open
the
cage
let the bird fly
away
and give
the sky
back
its
freedom
What I want to say in this poem is that a sky without flying birds cannot be free or normal.
The following poem is my conclusion on the topic:
BIRD * BIRDCAGE * SKY
open the door
of the birdcage
let the bird fly freely
out
and
in
the cage
thus becomes
the sky
All are free and happy!
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
漢英雙語詩〈鳥魚詩人〉
漢英雙語詩〈鳥魚詩人〉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2.21
鳥魚詩人
鳥向烏雲問路
煙黑的天空上
找不到出口
魚猛吐氣泡
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水中
尋覓自己的影子
悠然走在地面上的詩人
一會兒看天
一會兒看水
終於靈感噴湧
搖頭擺尾唱出了
千古名篇
綠水悠悠天天天藍
BIRD FISH POET
Getting lost
in the smoky sky
a bird asks a cloud
for direction
In the water
where no sunlight can penetrate
a bubbling fish desperately seeks
its own shadow
A poet strolls the brown earth
looking casually up and down
now at the sky now at the water
finally finds his inspiration
and composes a beautiful poem
Everywhere green water
Everyday blue sky
2025年2月18日星期二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 for a poet friend with dementia - William Mar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31097185273015&set=pb.100051182303296.-2207520000&type=3
〈给一只鸟画像〉
〈给一只鸟画像〉刊登于国际汉诗研究会主办《国际汉诗研究专刊》2024第11期总272期
https://mp.weixin.qq.com/s/0HpqGLrqpjkjiJqANMYyTw
2025年2月15日星期六
双語詩作〈屋檐下融化的冰柱#3〉
双語詩作〈屋檐下融化的冰柱#3〉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2.14
〈屋檐下融化的冰柱#3〉
帝國的
輝煌榮耀
終究留不住
這些嚮往自由的
小老百姓
興高采烈紛紛
離體
墜
地
ICICLES MELTING UNDER THE EAVES #3
even the awe-inspiring glory
of the empire
cannot keep
these freedom lovers
from jumping
off
crashing
joyously
to the ground
2025年2月11日星期二
2025年2月7日星期五
漢英雙語詩〈屋檐下融化的冰柱2〉
漢英雙語詩〈屋檐下融化的冰柱2〉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2.7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ICICLES MELTING UNDER THE EAVES 2 appear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2.7
〈屋檐下正在融化的冰柱〉
2
這根倒燃的
透明蠟燭
完全有理由相信
是它
把這個世界
照得明亮
刺眼
ICICLES MELTING UNDER THE EAVES
2
upside down
this translucent candle
has every reason for believing
itself
the light source
that brighten the world
and hurts our eyes
2025年2月3日星期一
2025年1月29日星期三
2025年1月28日星期二
2025年1月27日星期一
双語詩作〈屋檐下融化的冰柱〉
双語詩作〈屋檐下融化的冰柱〉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1.24
屋檐下正在融化的冰柱#1
你才不過
溫煦地微微一笑
凝凍了一整個冬天的相思淚
便開始融化
且簌簌地
掉
下
來
了
ICICLES MELTING UNDER THE EAVES
1
at the mere sight
of your warm smile
the frozen tears
of the lovelorn
winter
begin to
melt
and
d
r
i
p
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
双語詩作〈卡翠娜〉
双語詩作〈卡翠娜〉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1.17
William Marr's bilingual poem KATRINA appeared in Chicago Chinese News, 2025.1.17
〈卡翠娜〉
有這樣美麗名字的女人
必然潑辣善舞
雙臂一舉
長裙輕輕一掀
便讓所有的人
如受催眠不知走避
無法辨別
是決堤的海水
或湧出我們眼睛的淚
洶洶滾滾
頃刻間淹沒了
一整座城
臭烘烘的水面上
有浮屍
或俯或仰
攤開雙手
問天
*2005年8月間的颶風卡翠娜 (Katrina)造成美國紐奧良地區巨大的傷害, 超過1,464人死亡,財產損失慘重。
KATRINA
--New Orleans, August 2005
With such a name
of course she had to be
a wild dancer
A slight swing of her wide skirt
instantly sent all watchers
into a daze
not able to escape
nor to tell
if what engulfed the city
was water from the ruptured levees
or tears from their eyes
On the turbid water's surface
there were bloated bodies
querying the sky
with outstretched arms
2025年1月13日星期一
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
詩作〈改名〉
詩作〈改名〉刊登於《芝加哥時報》2025.1.10
〈改名〉
替災難重重的人類改個名字吧
替千瘡百孔的地球改個名字吧
把溫室效應改為蝴蝶效應
把能源危机改為無限生机
把禽流感改為性感或快感
替上帝也改個名字吧
替真主也改個名字吧
或者就讓上帝變成真主
真主變成上帝
天下太平
皆大歡喜
附注:報載台灣有老翁得了肝病,不去就醫卻去算命。算命師建議他改名字,說是
改了名可多活十五年。結果名字改了命卻沒活下來。
“蝴蝶效應”為影片名, “無限生机”為電視劇名。
2025年1月1日星期三
漢英雙語詩〈城市之窗〉
漢英雙語詩〈城市之窗〉刊登於麒麟美洲【五洲詩軒】中外詩人新作精選《冬之挽歌》
https://wepoetry.com/the-elegiac-poems-of-winter-by-american-chinese-and-international-poets-12282024/
訂閱:
文章 (Atom)